【觀摩參訪】花蓮高農師生走訪好生活合作社與鳳榮農會 認識黃豆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

  為深化農校學生對國產雜糧產業的實務認識與就業想像,本學會受農業部農糧署委託,持續推動「高職農校生國產雜糧職場觀摩體驗活動」。本次活動於114年10月20日舉行,帶領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師生共32人,實地走訪「有限責任花蓮縣好生活農業勞動合作社」與「鳳榮地區農會豆奶加工廠」,從田間耕作到加工生產,了解黃豆產業鏈的在地發展與實務應用。


圖一、花蓮高農師生大合照

花蓮好生活農業勞動合作社:從青農職涯到田間實作的全方位體驗

  活動首站來到「花蓮好生活農業勞動合作社」,由講師首先在室內介紹現階段青農投入農業所享有的保障與福利措施,讓學生理解現今從農者的制度化支持。接著帶領學生參觀各式大型農機具,如播種機、除草機及中耕機等,並至田間實地觀察花蓮地區耕種的黃豆品種,學習辨識黃豆、黑豆與毛豆的差異。

  現場安排學生實際操作大型除草機,讓學員親身體驗機械化農業的便利與挑戰。學生表示:「在學校都只有小型的犁田機可以操作,這是我第一次操作這麼大型的農機具,跟小型的農機具操作方式差異很大,很有趣!」

  隨後回到室內場域,講師介紹黃豆採收後的處理流程,並示範操作大豆選別分級機,讓學生了解採後處理的關鍵步驟。午餐時間,合作社更貼心以自家栽種黃豆所製作的食品招待學生,讓大家在品嚐之中更深刻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

 
圖二、花蓮高農學生於田間實地操作大型除草機 圖三、合作社講師講解大豆選別分級流程

鳳榮地區農會:見證在地黃豆加工的半自動化生產能量

  下午行程前往「鳳榮地區農會豆奶加工廠」,由陳主任向學生說明鳳林地區為花蓮縣內黃豆種植面積與產量最大的鄉鎮,同時介紹該豆奶加工廠為全台農會中最早成立的加工廠之一,於民國49年設立。經歷多年技術革新與設備升級,如今僅需五位員工便能在一天內製造約一萬瓶豆奶,展現半自動化生產的高效率與專業化管理。

  隨後由廠長帶領學生進入生產現場,觀摩各項製程與機台操作,認識豆奶製作的清洗、研磨、滅菌與灌裝等流程。學生表示:「第一次見到自動化加工廠內的機台與操作狀況,感覺非常新鮮,也更了解食品加工的實際運作。」

 
圖四、廠長帶領學生參觀豆奶加工廠生產線 圖五、學生觀察自動化生產設備運作流程

師生回饋|從田間到加工廠,看見黃豆產業鏈的完整樣貌

  本次活動讓學生從田間栽培、採後處理到加工製程,全面理解黃豆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學生們表示,透過親身體驗,不僅學到農機具的實際操作與產地管理的重要性,也理解了食品加工背後的科學與衛生要求。這樣的實務學習不僅強化了專業知識,也啟發了對農業職涯的想像與興趣。


圖六、花蓮高農師生大合照

結語

  此次觀摩活動透過理論與實作結合,讓花蓮高農的學生看見農業科技與產業鏈整合的全貌,從青農職涯發展到在地產業升級,體現農業現代化的實踐成果。本學會將持續推動相關體驗活動,培育具實作力與產業思維的新世代青年,為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注入創新動能。